王晓婷:师者如光 照亮成长的三重维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参加“榜样的力量,身边的师德楷模”培训后,我深受启发,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一、师德是教育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培训让我明白,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也始终秉持着对师德的敬畏之心。在2025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我讲授的《离散结构》课程获得了校级一等奖。这不仅是对我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我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认可。通过这次比赛,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师德则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在“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活动中,我获得了校级三等奖。通过讲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教师用心去发现和培养,就能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三、学习榜样,提升自我
身边的师德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在培训中,我听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育人故事,看到了许多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他们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默默奉献;有的关爱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的勇于创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
这些榜样的力量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感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提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关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困惑和需求。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勇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领会总理调研精神,明确教育方向
丁薛祥总理来我校调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总理强调了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守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追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学习总理的调研精神,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总理的要求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发展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参加“榜样的力量,身边的师德楷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我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身边的师德楷模为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用爱和责任去教育每一位学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坚守师德底线,弘扬高尚师德,我们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一篇:庞瑞丽:用心用情用力教书育人
下一篇:张腾飞:当物理公式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