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sxyykjxyxcc@163.com

郭静:以爱为笔,绘就育人画卷

时间:2025-10-14     阅读:0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每一位教师都是执笔人,用智慧与爱心勾勒着学生的未来。自 2005 年 7 月踏上教师岗位,2010 年 3 月融入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美术学院工作的这些年,我始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在育人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育人故事。


一、初入杏坛,播撒梦想种子

初入教师岗位时,我满怀憧憬又略带紧张。面对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数字媒体艺术的课堂上,我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对这门艺术的热爱。

记得有一位叫黄安琦的学生,初入大学时,对数字媒体艺术充满了好奇,但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软件操作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看着他焦虑的眼神,我没有丝毫的责备,而是利用课余时间,从最基础的操作开始,一步一步地耐心指导。我鼓励他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创意融入到作品中。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黄安琦逐渐找到了自信,学习也更加主动。他开始尝试用数字媒体艺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作品也越来越有深度。他的毕业作品汉代铜镜动画创作--以《镜里乾坤》为例,在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里荣获三等奖,看到他的成长,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也更加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和雨露,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二、创新教学,点燃创意火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日新月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我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我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从策划、设计到制作,全程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我所讲授的《影视视听语言》课程中,学生在综合创作阶段我采用项目式教学,学生们在项目中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创意构思、技术实现等。但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尝试。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学生们最终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其中胡远、任子皓、刘源的拍摄项目《盲》荣获山西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一等奖,这个项目不仅让学生们获得了实践经验,还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点燃了学生们的创意火花,让他们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三、关注心灵,守护成长之路

大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心灵的滋养。我始终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用爱去温暖他们,用耐心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有一位叫李佳乐的女生,性格内向,在班级里很少主动与人交流。我发现后,主动找她谈心,了解她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情况。原来,佳乐一直对数字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为缺乏自信,不敢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我鼓励她参加数字绘画比赛,并为她提供专业的指导。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佳乐逐渐打开了心扉,变得开朗起来。最终,她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看着佳乐的变化,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呵护和成长的陪伴。

四、携手共进,共筑育人梦想

在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这个大家庭里,我深知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与教研室的同事们密切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我们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育人活动,与其他学院的教师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跨学科育人的新模式。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同事们的友谊和支持,也见证了学生们在团队协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未来的育人之路上,我将继续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育人画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坚守初心,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就一定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