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者的足迹(三)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时间:2018-01-18     阅读:0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2018年1月18日)

职业教育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当前,我省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变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从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对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李克强总理指出:“十三五”时期,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建成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带动扩大就业和脱贫攻坚,为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贡献。

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形成由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有机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

目前,我省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第二,企业人才资源与转型升级需求存在差距,如高学历人才偏少,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严重偏低;高层次人才偏少且分布不合理;高层次技能人员缺乏。第三,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全匹配。第四,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就如何“深化产教融合、小合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从政府层面来说,坚持政府统筹,健全保障机制。我省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一要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教育、人力社保、财政、农经、经信、开发区等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全力支持相关专业培养和技师学院、公共实训基地等项目建设。二要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要求,统筹高中段教育招生工作,积极鼓励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明确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完善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政策和措施,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等实施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均由省市财政全额保障并逐年增长。三是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山西省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设立每年一定数额的校企合作专项经费,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第二,从学校层面来说,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质量。一要更新观念。打破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天花板,搭建从中职到高职、本科、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度,使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二要优化学校及专业布局。统筹中职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要落实中央有关政策,建好高职学院,重点支持和建设3-5所高水平或有特色中职学校,打造一批示范、精品或骨干专业。立足实际,注重需求,不能蒙着头、关着门办学。职业院校要树立精品意识,找准服务面向,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人才培养方向对当地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全覆盖。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培养方式。各校要紧贴市场需求、依托行业企业,主动出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丰富订单式和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协同育人,让专业改革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适应技术进步更新、教学改革适应实际岗位需要。

第三,从企业层面来说,引企入教,产教融合,加大企业的参与度。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多元开放,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依存度高。离开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职业院校要坚持走主体多元、开放办学的路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吸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人力资源等多种要素参与,开展联合办学,努力形成多种形式办学、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多种来源构建教师队伍、多种形式参与分配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不断扩大优质职教资源,增强职教发展动力。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组建推动职教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有效克服校企合作一头热、育人用人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合作共赢。具体来说,

一要拓宽企业参与途径。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坚持准入条件透明化、审批范围最小化,细化标准、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改进办学准入条件和审批环节。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二是要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三要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各地依托学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最近,国办发〔2017〕9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基于以上考量,我从以上几方面提出建议,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