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航校长放大招,三大硬核举措力挺学生创意创造!
10月15日,宋兴航校长在勤政楼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为我校第三届“小发明小创造”节擘画蓝图。会议确立了“上水平、提质量、促数量”的核心目标,通过顶层设计与资源倾斜,全力推动赛事从规模型向内涵式发展跨越。
聚焦核心痛点,精准施策破题
针对以往赛事可能存在的短板,宋兴航校长直指关键。他强调,本届活动将不再单纯追求数量,而是要把重心放在孵化培育优质项目上。具体将通过科学划分赛道、强化作品的实物展示性与创新性,并优化评审机制,确保推出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标杆作品。
打破部门壁垒,凝聚协同合力
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构建了权责清晰的协作体系:科技处:发挥“领头羊”作用,全面统筹策划、评审及优秀项目推广。 教务处、校办、实验设备处:主动配合,在人员、物资、场地等方面提供保障。党委宣传部:突破常规宣传模式,精心营造浓厚的科技成果展示氛围。
设立专项孵化,厚植创新沃土
宋兴航校长特别部署了“优质项目培育孵化”专项工作。学校将对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给予孵化资金倾斜,并大力倡导跨专业团队协同攻坚,为优质项目成长提供养分。这一举措旨在打破专业壁垒,激发团队创新的“聚变效应”。
会上,迟云平执行校长表示,将组建由校内外权威专家构成的评审团队,确保评审的专业性与公信力。张建平、郝海龙两位副校长则就优化方案、科学设奖等筹备细节作出部署,要求各单位倒排工期、压茬推进。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校“小发明小创造”活动进入精细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学校的统筹推动下,全校师生正积极备战,有望涌现出更多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优秀成果,为学校三创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学校办公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