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sxyykjxyxcc@163.com

梁立飞:以身为炬照亮求知之路——我的育人故事与竞赛初心

时间:2025-10-16     阅读:0

1、竞赛指导:以赛促学,点亮学生科创梦想

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骨干教师,我长期致力于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23年,我带领电子2101班张琪国、王晨暄及电信工程及管理2001班王子亮三位同学备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这项赛事属于国家级A类竞赛,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极高,此次参赛也是本校第一次参赛。

攻坚时刻:3天4夜的全程陪伴

备赛期间,我与学生建立了“白+黑”工作机制。每天早晨7点准时到实验室答疑,深夜12点检查代码调试进度,周末无休。特别是在省赛前的冲刺阶段,我们团队连续三天四夜驻守实验室。张琪国同学因过度疲劳一度晕倒,我立即联系校医并调整分工,让他负责理论文档撰写,同时安排其他成员接力硬件调试。这种灵活调整不仅保障了学生健康,还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创新突破: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针对蓝桥杯单片机设计难点,我独创了“三阶递进教学法”:基础模块拆解→焊接实践→综合案例实践。王子亮、周泽众等几位同学起初对模块并不了解,我过画思维导图、编写可视化程序助其突破瓶颈。最终,该生在比赛中,获得两名同学省级二等奖,四名同学获三等奖。

2、毕业设计:严师慈父,守护学术初心

2023届毕业生韩梓豪(电子1901班)的选题为《基于CH579烟雾检测装置设计与实现》。开题初期,他因专业技术比较薄弱,硬件选型迷茫多次想更换课题。我带他走访企业调研市场需求,最终帮助他确定了“基于CH579烟雾节点+云平台”的技术路线。每周三次的组会上,我不仅逐行审阅代码,更注重培养他的学术规范意识——从文献引用格式到实验数据标注,均严格要求。

冯家宝同学的研究方向是无线通信,该同学专业技术比较薄弱,我与他共同查阅外文文献,对比新旧版本API差异,最终完成算法迁移。答辩前夕,我发现其论文存在关键公式推导错误,连夜指导他重新推导并完善论证过程。两位学生的毕业设计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和抽检。

3、专业建设:躬身为桥,架起

产教融合之路

在专业认证中,我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自评报告撰写与支撑材料准备。针对“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反馈意见,我主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新增《高频电子线路》校企共建课程,推动与企业共建实训中心。由于《通信原理》没有开设实验课,理论不容易理解,为此主导申请了通信原理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60万元,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4、育人感悟:以身为炬,照亮求知之路

这些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追梦路上的同行者。当看到学生在竞赛场上沉着应战,在毕业答辩中自信陈述,在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时,所有的付出都化作满心欢喜。未来,我将继续秉持“以赛促教、以产促学”的理念,为培养更多“敢闯会创”的新时代工程师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李亚峰:当好学生的筑梦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