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能扛事才是好干部

时间:2020-07-23     来源:     阅读0

兴航晨语一一

(7月23日、星期四)

人这一辈子,不管是谁,总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坎,或多或少要承担一些压力。而作为干部则更是需要面对很多难题,承受很多压力,但只要咬紧牙关,勇于担当,敢于扛事,迎难而上总会化解矛盾,把事扛过去的。说透了,能扛事就是遇事不逃避,不轻易放弃,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想办法渡过难关,即使失败了也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因此能扛事的人是君子,能扛事的干部是好干部。

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左宗棠有一名言:要想过好这一生,就要记住三件事:能扛事,少惹事,不怕事。现代著名作家苏岑也有一段话:“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仍会按时吃饭,早睡早起,自律如昔——这样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人事再乱,打不乱你心。人,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扛事就是才华横溢。”

一个能扛事的人,就像一棵大树,历经四季的风霜雨打,却依旧挺立。能扛事,是气魄,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名称职的干部,首先要有能扛事的肩膀,做到可扛事、敢扛事、能扛事。可扛事就是要做有追求的人。年轻干部要经常自问三个问题:是不是保持了进取之心?是不是尽到了自己的努力?是不是超越了自己?要把工作当事业来做,保持激情、朝气、活力,韧性,可立潮头、能显身手,为从事的行业发展贡献力量。敢扛事就是做有担当的人,要有无需提醒的自觉,要以实绩论英雄,让“我行、我来、我上”的作派蔚然成风。能扛事就是要做一个懂业务、有本领的人,练就负重本领,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在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中长才干、壮筋骨。干部要有敢争先的姿态,要保持三种常态:要让敢于争先成为常态,优秀干部要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进取心,要以“百米冲刺”的心态,紧紧围绕重点工作,只争朝夕抓落实,不甘落后争第一。要让善于创新成为常态,要倡导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的理念。年轻干部更要保持创新的冲劲,让创新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甘于吃苦成为常态,年轻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吃苦观”,把吃苦作为常态,敢于吃苦,乐于吃苦,苦中寻乐,要把吃苦当成成长的“养料”。干部还要有风雅的内涵:要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要重修炼、重修养,拓宽胸襟、提升境界,格局要大、眼界要宽、视野要广、气度要大,要完成“小我”变“大我”的转换,展现独有的人格魅力。要有忠诚、干净的本色,要有讲政治、有信仰、忠诚事业的信念和意识。

能扛事就是要不找借口,敢于触及矛盾,勇于承担责任。躲闪腾挪,上推下卸,避重就轻,遇到困难绕道走,碰到麻烦溜之大吉,这是不负责任干部的状态,是信心与勇气的缺失。干部理应拿出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推卸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干部能够“扛事”,强化责任意识,淡化个人利益,“以君子和而不同”的境界,摒弃部门成见,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争做“推土机式”的干部、“狮子型”干部,把困难踩在脚下,把压力化作动力,把难点干成亮点,多出成绩。要增强看齐意识,要带头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要喊“跟我冲”,不讲“给我冲”,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战斗员,团结一心,共同奋斗;要成“定海神针”,不玩“太极推手”,遇到矛盾问题决不上推下卸;要敢“得罪人”,不做“老好人”,为了工作、为了发展,得罪人的事该干的必须干,讨人嫌的话该说的必须说;要当“内行人”,不做“门外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以硬本领成就真担当,释放出上行下效、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目前,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当中,存在着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好人主义倾向:有的怕得罪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问题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面对名利又争又抢,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建立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使那些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干部受到鼓励、褒奖、重用。注重选拔心无旁骛干工作、扛事顶硬抓落实、敢冲敢当破难题的干部,褒奖重用信念坚定、埋头实干、敢抓敢管能扛事的干部。

其实不论生活和工作,困难就像弹簧,你硬它软,你软它硬。好干部就得硬起来,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吃得住劲、冲得上去,扛得起事。只要当干部就需要练就一副不怕事、能扛事的铁肩膀,担负起伟大事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