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向管理学之父致敬

时间:2020-11-11     来源:     阅读0

兴航晨語一一

(11月11日、星期三)

今天是彼得·德鲁克逝世15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公认的“管理学宗师”,德鲁克以自己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三十余部管理专著,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地位。代表作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创新与企业家精神》、《21世纪的管理挑战》等,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广泛传播世界各地。世界500强的众多管理者,都是他的铁杆粉丝。今天,德鲁克理念仍然像一座流动的灯塔,持续指引着无数的企业家前行,让我们向他躬身致以大礼。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后移居美国。他一生经历一战、二战,从事过记者、作家、金融分析师、咨询顾问和大学教授等多种职业。深厚的思想底蕴加上丰富的生活阅历,让德鲁克成为了一位总能走在时代前面的思考者。他始终认为,管理不应只是一些理论和学术研究,而应该用来解决社会和企业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实印证了德鲁克的想法,其著作已成为当今众多企业的管理实践指南。最近工作之余,把原来的德鲁克系列书籍重新翻了一遍,温故知新,受益良多。现摘选几点感想分享诸位:

一,企业家的理念。德鲁克认为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培养五种习惯:1.做好时间管理,将时间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划分。2.注重贡献和绩效。要想管理有效,必须重视组织成员的贡献,并以整体绩效为最终目标。3.用人所长,要知人善用,善于挖掘人才、激发潜力,做好授权和及时沟通。4.集中精力干大事。管理者应慎重设定自己工作的优先顺序,做事必“先其所当先”,而且专一不二。5.有效决策。管理者必须关注经营核心,集中精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上,把握机遇,有效决策,完成目标。德鲁克认为,管理从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有责任的工作。

二,实施目标管理。上世纪五十年代,德鲁克就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理论体系,将其推广应用到了实际工作中。德鲁克认为,企业目标应满足几个条件:能明确员工任务,指明工作方向;能指导企业有效分配资源;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树立良好形象;能衡量企业运营的结果。目标管理要体现在各个目标、各个员工、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上,每个目标都不是独立的,都是企业目标管理的一部分,做好了目标管理,才有实现目标的可能。

三,善于自我管理。德鲁克认为,有些人虽然没有下级,但他自己能作决策并承担决策的后果,那他同样是一个“管理者”。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过渡的今天,个人发展也终将由较低层次而逐渐走向自我管理实现目标的层次,自我管理成为时代对每个人的职业要求。如果你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做事的特点,能够根据自己的长处定位职业,并不定时地进行自我监督,善于自我约束,那么你已经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了。

四,强调创新管理。德鲁克认为,一个不能创新的企业领导者只能勉强算作经理人,绝不是企业家。同时,创新并没有人们想得那么神秘,创新管理有着具体可依的规则:1.有目的、有系统地从分析机遇着手;2.多看、多问、多听;3.简单而专一;4.有效的创新常从不起眼处开始。同理,身处变革时代,对于德鲁克思想,我们也决不能把理论当成教条,而要把它当成管理的指南,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从而有效地解决我们自己的实际问题。

德鲁克曾说,管理者不同于技术和资本,不可能依赖进口,中国必须培养自己的企业管理者,熟悉、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植根于自己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去发挥效用,这也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取得成功的关键。时至今日,仍是警醒之语、肺腑之言。

今天回过头去看,德鲁克给我们提供的管理方法,其实是一种良性竞争的智慧,更是一种敬业的态度、社会责任的培养及训练有素的专业精神。今天,我们纪念管理学之父的最好方式,绝不是追逐管理潮流凑热闹,而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潜下心来研习和思考大师的系列著作,真正领会其精神内核,并脚踏实地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去,持续改进组织的绩效,不断创新管理,力保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