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综改示范区建设的提案
关于加快推进综改示范区建设的提案
(2018年1月28日)
1月24日,省政协主席薛延忠同志在省政协第十二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所做的工作报告“今后工作的建议”中提出:聚焦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立足山西省情实际,把握全国和世界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加快深化转型综改,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已全面启动建设。潇河产业园区总面积约57.3平方公里。笔者所在学校地处潇河产业园区腹地,为了加快推动示范区建设,从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为产业园区量身定制特惠政策
按照省委省政府总体布局重点发展新型产业,对获得国家、省、市资金支持的,综改示范区按一定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尤其是对于综改示范区企业生产的填补我省现代产业空白的重点产品以及能够形成产业集聚的龙头产品,建议由省政府协调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省外已成形的运营模式,从而促进潇河产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二、园区应构建“低碳便捷安全”为目标的现代交通体系
太原起步区的交通发展应遵循“低碳”交通的出行理念,坚持“便捷”交通的发展思路,保障“安全”交通的实施效果,建立与潇河产业园区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组织高效、管理先进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建设满足总体功能需求的生态排水系统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保障。从长远发展看,建议以“双廊为屏,潇水恋城,南北水绿交织,一心多核点缀,两带绿地相拥的宜人宜居现代产业新城”的总体生态格局。其中,“双廊为屏”包括起步区北侧与东侧的生态屏障。“潇河恋城”指重点打造以潇河水系为主的核心景区,提升产业区景观品质,增强吸引力和集聚力。“南北水绿交织”指南北部水系及带状绿地形成生态骨架。“一心多核点缀”指中央绿心及各公共绿地、邻里中心绿地形成的生态绿地。“两带绿地相拥”指围绕太原起步区的“人”字形铁路防护绿带。同时,改变传统的快速排水模式,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新型生态化、综合化排水模式,构建综合生态排水系统。建设中,大量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增加雨水下渗率。在学校、小区、工业、大型公共场所等地,兴建雨水调蓄设施,实现雨水资源化提升利用率的目标。另外,对潇河等现有河道进行生态化治理,营造湿地景观,增加水生植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茎叶拦截等功能净化河水环境。
四、土地政策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
建议落实省政府确定的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产业、新业态,在确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比照工业用地价格执行,实行工业用电弹性年限出让的办法提供用地,从而保证了土地使用的集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