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学院聚焦“三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共探发展新路径
9月18日,三创学院召开“三创教育教学创新实践”专题研讨会,围绕三创教育教学成果展的策划与实施、品牌建设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三创学院执行院长黄东升,企业导师向生公司总经理梁泽锋,三创学院教师孟俊莉、张彤、张雅茹、牛婷婷、柴琼、雷霄共同参与,副院长白龙杰主持。
会上,白龙杰副院长介绍了本次会议的主题,强调三创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性,鼓励与会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三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黄东升院长提出,应从工作总结、经验模式与成果梳理等多维度呈现三创教育成效,打造应用科技学院三创教育品牌。他建议教师团队构建“三创教育学”学科体系,涵盖研究纲要、产教融合、师生共建、校内外导师协同、活动与实践模式、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项目交流及学生路演等方面,以“软活动、硬展览”模式推动创新实践成果的全面展示。
孟俊莉老师建议以三创学院成立时间为契机,开办“三创活动周”或“三创活动月”,通过路演大赛、微电影大赛、读书笔记展览、项目交流等多元活动分类推进,持续扩大三创品牌影响力。
张彤老师提出“灵感博览馆”的构想,强调三创教育属于全校师生,应通过创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三创教育,激发全校师生的创造活力。
张雅茹老师从宣传角度建议校内外协同推进:校外通过公众号、网站等平台扩大影响;校内则可依托项目选题、小发明小创造、工作坊等活动增强参与感和实践性。
牛婷婷老师强调应形成展示、交流、合作链条,在“三创活动周”中集中展示“寻找路演人”大赛、微电影大赛及教育表彰等内容,并通过模式图系统呈现项目从准备、比赛到复盘的完整流程,推动成果转化。
柴琼老师提出以“过去、现在、未来”为脉络,通过微电影记录学生感悟与教师反思,让灵感持续衍生和繁殖,形成可再生的创新资源。
雷霄老师建议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搜集并构建“AI白日梦”灵感数据库,同时在展览中设计互动环节,如分区集章打卡、领取定制礼品等,增强观展体验与参与感。
黄东升院长在总结中指出,当前是术语革命的时代,应通过构建“灵感博览馆”、编写三创教育学纲要与概论等,打造跨学科、全员参与的“虚拟灵感研究室”。同时,组织召开“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灵感价值”专题研讨会,汇聚灵感、探索超越AI的新智能。
梁泽锋老师提出三项建议:一是拓展三创学院定位,面向社会提供终身教育服务,使其成为开放、可持续的学习平台;二是推动无边界学习,邀请创业型企业家开展讲座和交互式座谈,加强职业素养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三是建立无边界化的“灵感博览馆”和灵感DNA数据库,促进校企交流与合作,构建网络化智能创新共同体。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集体智慧,为三创教育成果展的举办和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三创教育的长远发展注入新动能。三创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创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创学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