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数字赋能高校转型

时间:2024-04-01     来源:     阅读0

兴航周语/总161篇     4月1日/星期一

当前,对于高校而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关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要想进一步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要用好数字技术,将其全面融入到高校工作全系统、全过程、全领域,通过全面深层次赋能,驱动全面创新与变革,从而实现高校各领域结构重组、体系重塑、流程再造,以更好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难题。

上篇我们提到,数字时代是一场全局性变革,而高校数字化除了条件设施的升级、改造、换代,其他方面的转型同样必不可少。唯有利用数字技术,对高校教学科研、师资管理、文化传承、后勤保障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提升,才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真正实现了数字赋能。以下几点思考,愿与诸君共享研讨:

一、推进教学工作数字化。随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大量出现,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和重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革教与学的模式。如依托在线平台重构教学组织形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场域;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模拟问题情境,增强临场体验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借助教学中生成的数据信息优化学习评价方式,从关注结果转向重视过程;基于数字化学习特点完善学习成果认证方式,开发微证书等新型学习认证和评估方案,着力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推进科研工作数字化。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经济效益突出的项目、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等进行梳理,形成科研方向清单。可以建立资源库,对科研人员、设备、经费等要素进行精准管理、优化配置。还可以尝试利用数字技术打通课题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交流、成果转化等环节,形成全流程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通过大数据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推进高校管理数字化。要着力推进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持续转变。依托数据后台对日常管理中的海量信息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发现规律、预测趋势、判别风险,增强管理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实现对有关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要围绕数据运行建设,不断推进各类规章制度的“立改废释”,逐步构建规范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四、推进队伍建设数字化。要以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为指南,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方法和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纳入师资培训体系,搭建在线学习平台,促进优质资源普惠共享,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学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整体推动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利用好数字信息,优选可用之才,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引育并举,满足队伍建设之相关要求。

五、推进文化建设数字化。要利用数字技术和工具,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比如,建立数字展览馆或虚拟校园博物馆,展示校园历史、优秀成果和文化遗产,利用3D技术和VR技术,让学生能够在线参观和体验;举办线上或线下文化节和各类数字媒体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等等。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一个更加活跃、互动和包容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六、推进后勤保障数字化。在信息化的浪潮下,后勤工作也要努力向数字化转型。比如,可以通过智慧点餐系统分析师生就餐数据,适时调整菜品结构,不断贴合师生用餐需求。可以通过建设智慧防汛系统,不断提升校园防汛安全能级,实现对校园汛情的有效预警与及时处置。可以通过建设电力监控平台、智慧水务平台等,对校园内的水、电、燃气等能耗的产生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与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变化引导管理者科学决策,让师生更好地践行低碳生活。如此,不仅能增进师生的认同感、幸福感,也会进一步增进后勤人员的自豪感。

其实,无论如何数字赋能,终究是要满足和服务于人的发展和需要,因此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处理好数字化发展与人的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为高等教育操盘者,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数字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切实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到一切日常实践中去。这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