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如何认识把握规律

时间:2021-08-09     来源:     阅读0
兴航周语/第24篇
  (8月9日/星期一)
       规律一词,我们并不陌生。此物虽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要想事业获得成功,必须要认识把握规律;要想认清世界大势,就要研究历史规律;要想推动经济发展,就要顺应市场规律。很多事情,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只靠盲打莽撞是不可能达到目标,唯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具体地讲,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必然性、普遍性、永恒性,最重要的是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这不等于说我们在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我们能够认识规律并且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即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而用力于求,从而达成目标,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人能够认识规律。我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如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客观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化学元素是有规律的,从而发现了它们变化的周期律;从纷繁复杂的商品交换中,运用抽象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即便是杀猪宰牛的普通行业,经过反复实践,也可掌握其中的客观规律,从而变得得心应手,庖丁解牛便是如此。知之明,则行之笃。有人拔苗助长,正是因为不知规律、违背规律而导致的愚蠢行为,因而徒劳无功、有害无益。可见,人的一切主观能动都应以尊重规律为前提。
       人能够利用规律以趋吉。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即利用规律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自身谋福利。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典范。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这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我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亩良田。
       人能够利用规律以避凶。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或免受其害。之前,中国科学技术馆上线的抗疫网络展览“新的对决”,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将病毒的发生规律、传播规律、存活规律等展现给人们看,从解码“看不见的敌人”,到讲解如何层层筑牢防线,帮助大家尊重科学规律、实施精准举措,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与坚实力量。河南洪涝之后,各级干部群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清洁水源、消毒杀菌,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改善卫生条件,这也是利用疫病传播规律、减少疫病传播风险的最佳手段。
       对规律的忽视往往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惩罚。郑州暴雨来临前,市气象局曾连发5次红色预警,并给出防御指南:相关部门要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除特殊行业外,停止集会、停课、停业。按照规定,气象预警会被同时通报给各行政部门。然而,北方常年不来大水,不少干部患官僚主义疾病,思想麻痹对此不以为意,并未把根据科学规律得出的气象预警放在心上,不少市民当天收到了降雨提示短信,但短信并未提到停止集会、停课、停业。当天几乎所有市民跟平常一样出门,直到暴雨突然加大,洪水泛滥,不可收拾。这其中也不乏对规律的认识问题。
       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相关通知,要求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不再审批新的民办基础教育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此举笔者认为也有违教育规律。我国民办教育历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在扩大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改革,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方面,为国家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市面上确实有一些以营利为首要目的的学校和培训机构,严重违背了办学的初衷,需要规范整改限制。但如果采取简单、生硬、一刀切的做法,很可能让良善的初衷在落地时走调变味。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办教育是简单、明白的事情,也是智慧和必需的事情。诚挚希望有关政府部门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规律办事,将好事做好,让群众百姓真正从中受益。
       所谓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愿我们都能够充分认识了解规律、积极把握规律,自觉运用规律,在探索规律中打开工作局面,在规律之内有所不为、有所作为、顺势而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锚定目标、循路而进、结合实际、运筹帷幄,从而才能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