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周语

产教融合先行楷模

时间:2020-12-27     来源:     阅读0


兴航晨语一一

( 12月 27日、星期日 )

在我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产教融合的实业家,而先行者不得不提到张謇其人,我以为这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清未状元。仅从他能够弃官从商从教这一点看说明了他的大智大勇,他无愧于走在那个时代的先行者,凡从事应用型教育及职业教育者理应不能忘记这位楷模。他也是我校百名教育家展览馆中陈列之一。

张謇先生主张实业救国,作为我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连续创办了二十多家企业,同时又兴办了370余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产教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年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张謇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可谓名实相副。我们还不能忘记的是,这位实业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用亲身实践验证了自己所提出的教育理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教育兴国的典范。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曾任政府实业总长、农商部总长等职。1917年,他与黄炎培、蔡元培等知名人士在上海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以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他在自己兴办的学校中将其教育理念付诸实施,并坚持不懈地提倡、试验、推广实业教育,有百万字教育理论传世,为近代教育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謇的教育思想可以归纳为“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他在长期创办实业和教育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实业教育与实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国家富强需要发展实业、发展实业需要科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从这一角度出发,张謇提出了“苟欲兴工,必先兴学”的教育人才观,决心“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这种把教育与人才培养、实业发展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教育观,是张謇实业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不仅在当时是一种创见,时至今日仍值得后世借鉴。

张謇不只是教育理论家,更是教育实干家。他所创办的各种学校往往与其所创办的企业呈齐头并进之势。一旦准备开办某种企业,他总是想办法创立相应的专业学校,以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人才;而一旦所办的企业获得利润,他也总是毫不吝啬将其用于发展教育。比如,他经营纱厂需要纺织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就随即设立了纺织学校,而学校创办的经费,除了部分募捐集资外,大部分来源于其企业所获利润。其他如医护、工商、农业等为数众多的专业学校的设立均是如此,真可谓是校企互动、产教融合之楷模。

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和在其实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创办的各种专业学校,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一部分,顺应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和教育思想的深远发展。在办学生涯中,张謇始终坚持“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应用与学术融合、专业与产业对接,要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能够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正和我们现在应用型高校倡导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谓一脉相承。张謇先生以深邃的思考、丰富的实践,引领了中国应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对我们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有借鉴价值和作用。

今天我们身处“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理应锚定国家发展建设需求,探索建立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对接的办学体制,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与地区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之能力,近而切实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推动应用型高校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也是我们理应“脚著张公屐,身登青云梯”,勇于担当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