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应用型高校建设,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
关于支持应用型高校建设,
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
(2019年1月16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短短的一句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日,国办发〔2017〕95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全高等教育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这之前,国家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就地方本科高校而言,为了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为了提升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应用型教育转变,这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有意义的途径。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来晋调研时指出:省属高校要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探索走应用型发展的路子;少办一些综合性大学,多办一些应用型大学。客观地讲,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又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穿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
回望我省,2016年,山西省教育厅下发了晋教高[2016]8号文件《关于确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的通知》,为我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件确立了太原工业学院等八所应用型试点院校,这为推动我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由此也为我省应用型试点高校形成联盟合作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10月底,在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由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牵头组织,山西大同大学、太原工业学院、吕梁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能源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等应八所应用型试点高校联合成立了山西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吴俊清厅长到会做了重要讲话,为联盟的建设做了具体部署。联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切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找准我省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全面推进高校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联盟已制定了2018年“12345行动计划”,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面对新的形势,建设应用型高校就显得更为迫切。如何助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从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自身体会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从政策支持方面来说,一是建议省政府在落实相关文件精神中尽快出台《关于支持应用型高校建设、促进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建议首先从政府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加快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二建议以山西省应用型高等教育联盟为平台,积极开展应用型转型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同时给予先行先试的联盟院校在重点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三要引企入教,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引导双方牵手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四要对参与应用型教育改革的民办院校同公办院校一视同仁,尤其是在资金划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配套费等方面不要对民办高校另设门槛,教师队伍建设理应与公办院校同等对待,从而为民办高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发挥灵活的办学优势,为探索应用型办学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五建议省政协对应用型高校进行调研,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
第二、从行业企业方面来说,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各类教育,真正实现引企入教的工作路径。一是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委托培养方式、设立委托培训班,由学校按企业要求来培养人才,企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方可以签订协议,对委托培训班学生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工作要求作出明确约定。二是深度融入培养人才: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三要建立科技成果有效快速转换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将科研项目形成“转换器”,进而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成为“变频器”“变压器”或“放大器”,将产教融合真正形成内涵式发展。
下一篇:乘风破浪扬帆起 勇立潮头昂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