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sxyykjxyxcc@163.com

擘画本科审核评估新路径 | 教育部评估专家张德江受邀作专题讲座

时间:2025-08-27     阅读:0

8月27日,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以一场高规格、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培训,为学校本科审核评估攻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提质按下“加速键”。教育部合格评估核心专家、审核评估首批专家张德江教授受邀作专题讲座,全体校领导,副科级以上干部,各教学单位、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共同汲取教育智慧,凝聚发展共识。副校长贺有主持。

11

三个小时的讲座精彩纷呈。张德江教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素与特色项目建设”为主题,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20个关键要素”与“民办高校特色项目建设”两大核心维度,凭借深厚的学术素养积淀与丰富的评估实践经验,既深入阐释教育本质规律,又精准剖析民办高校办学痛点。整场讲座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且观点独到,为参训人员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精神盛宴”,更为我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内涵建设提供了清晰路径与有力方法指导。

12

讲座中,张德江教授立足人才成长规律、培养规律的高度,总结提炼出20个育人核心要素,从“明确的办学定位”到“实化的五育并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提出明确办学宏观、中观、微观目标;教育教学、专业建设思路;人培模式三要素;双高双师双能双智教师队伍建设;“三优”课程建设;“五化”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标准子系统……一系列工作思路、具体举措以及实施路径,为我校开展审核评估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开拓了新视野、指明了新方向。

张德江教授围绕“民办高校特色项目建设”,重点解读了“双养工程”,主张通过“教师养德修为工程”与“学生养成教育工程”,以20项教师好习惯、22项学生好习惯为抓手,实现师生“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详解了“大规模课改工程”,倡导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打破“填鸭式”课堂,推动师生角色、教学层次、课堂边界的深度变革,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阐释了“第二课堂特色活动”内涵,建议以“专业社团”“课前十分钟”“睡前一小时”“周记”等形式,补足第一课堂批量培养的短板,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强调“实化五育并举”,提出体育要“为学生一生健康奠基”、美育要“浸润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劳动教育要“坚持学做一致”,让五育融合从“理念”落地为“实践”。

整场培训既有理论高度的引领,又有实践路径的指引。张德江教授提出的“课程思政要内生而非外贴”“最好的教育是教师做给学生看”“无效果不活动,无产出不学习”等精辟观点,直击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痛点与难点,引发全场强烈共鸣。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这些理念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价值,富含教育智慧,令人深受启发,不仅是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更为推进教学改革、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实践指南。

13

在热烈的掌声中,校长宋兴航宣读了聘任张德江教授为学校首席教育教学顾问的聘书,并合影留念。

14

贺有副校长在总结中讲到,张德江教授讲座内容高屋建瓴、富含哲理、启人深思,既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阐释,也是对民办高校办学痛点的精准剖析,为民办高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内涵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方法指导。各学院、各部门要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并结合工作实际,将张教授的理念与方法切实转化为推动具体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5

此次培训不仅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更是学校备战本科审核评估的“战前动员”。通过名家传经,学校进一步明晰了审核评估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方向,推动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梁太瑞/报道

付娇慧 马瑞/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