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聚能创新局 扬帆续航行万里|省政协常委、校长宋兴航在建校34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省政协常委、学校校长宋兴航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风光五月庆华年,桃李芬芳换新天。值此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建校34周年华诞之际,我谨代表学校董事会、校务委员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社会各界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向各个时期为学校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向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广大校友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和节日的祝贺!
三十四载栉风沐雨,三十四载慷慨壮歌。在山西民办教育的发展长卷中,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始终与国家教育改革同频共振,同区域经济发展休戚与共。恪守立德树人之根本,熔铸应用创新之精魂,于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以超常智慧破浪前行,在三晋大地上书写了民办高等教育砥砺奋进的璀璨华章。在今天这样一个难得的时刻,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滋兰树蕙育栋梁 韶音激荡写荣光
三十四年前,首批创业者们怀揣着教育报国的赤诚之心,凭借敢为人先的无畏勇气,以青春作笔、汗水为墨,书写了山西文化艺术专修学校的初章。经过十年的奋斗,2001年山西兴华职业学院应运而生,荣膺省内第一所纳入国家计划内招生的民办高职院校。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1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自此踏上高速发展之路。历经岁月沉淀,如今学校已成长为一所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门类,并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在以评促建的快车道上书写了壮丽篇章。抚今追昔,学校的发展轨迹跨越两个世纪,艺专、兴华、科院的奋斗者们砥砺前行、薪火相传,踏出一条科学规范创新发展之路。
回首过去的一年,全校师生同心同向,拼搏进取,学校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
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我校积极推动“一融双高”,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过去的一年里,学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质量显著提高,“三全育人”深入推进。2024年获批教育部、山西省各类育人项目、科技创新项目32项;获批1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项目,1项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首批招标课题。在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截至目前,我校已连续九年四次荣获“文明校园”称号,在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专业与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一年来,学校学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新增互联网金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以及7个函授本科专业,系统申报14个继续教育专业。同时以“金专、金课、金地、金教材”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百门优课建设行动,成效显著:27门课程获批2024年山西省一流课程,刷新学校历史纪录。《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职业态度的调查研究》荣获山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优秀奖。此外,游洋传统工艺(手艺)大师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2024年山西省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学校被授予“新时代晋阳工匠学院”称号,各项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技能竞赛发明创造各展风采。一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赛事中捷报频传: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68项,省部级449项,其中,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获国赛1铜,省赛1金14银49铜;“挑战杯”省赛斩获2金1银15铜。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荣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14项。魏宇君、王晓娜老师分别荣获第七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窦鑫鑫老师摘得山西省第十八届“杏花奖”后,又与陈静溪、申玉璞两位老师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山西选拔赛中斩获佳绩。董骞老师在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体育赛场同样亮眼,乒乓球队创女子单打全省第五、团体第八佳绩,男篮在全国联赛省赛中名次上升至第五位。第二届“小发明小创造节”产出发明创造成果400项,应用创新实践成果丰硕,三创教育强能特色突显。
招生就业工作双线飘红。2024年学校招生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源数量与质量双双领跑本省同类院校,荣膺“山西省2024年度最受考生关注高校”。同时就业工作再创佳绩,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3.96%,超全省均值13.43个百分点;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与产业合作分会换届中,我校成功当选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并斩获“2024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本科高校”及“高质量就业最佳创新与实践高校”两项殊荣。招生就业协同发力,彰显了学校办学实力与社会声誉的双重提升。
学生社区建设成效初显。自去年9月启动“一站式”社区建设以来,各学院创新实践成效显著:信息工程学院“梦享家社区”、动力与电气工程学院“动力大院”、管理学院“书香社区”及美术学院“美苑社区”获评首批示范社区,彰显特色化育人成果。同时学工系统年度工作捷报频传:管理学院辅导员王婷首获省级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五“管”齐下,开启学生自管自育社区育人新模式》案例作为山西省唯一入选全国优秀案例,被收录于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典型案例汇编》。管理学院宣讲队入选全国延安精神志愿宣讲团;5支团队入选山西“乡村振兴·青春笃行”百支团队;文化传媒学院推普团队被教育部选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我校成为山西省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
整体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一年来,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在硬件设施上,不仅推动西区教学大楼、实训大楼、教师公寓等关键建筑相继投入使用,更加快宿舍翻新改造步伐,优化住宿空间,让学生住得更加宽敞舒适。西区图书馆及学生高层公寓的投入使用,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学校斥资600余万元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新建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教学功能显著提升。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力推动了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进程。
国际化教育迈出坚实步伐。学校紧扣“国际化”办学定位,以全球视野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一年来,通过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韩国全州大学、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国际学院等多所海外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创新开展交换生培养及“本升硕”直通车项目,构建起多维度国际教育网络。同时我校在国际化办学实践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于新西兰奥克兰中心城市自建教育大厦,拥有了专属海外办学实体“新西兰国际教育学院”,两大里程碑式成果标志着学校国际化教育布局初步形成,切实推进了“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贯通的国际化教育体系建设。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砥砺前行中,科院积淀了行稳致远的长度、追求卓越的高度、人文荟萃的厚度。每一段征程,皆由科院人以拼搏之名书写;每一份荣光,皆赖同仁的支持铸就。让我们将掌声献给科院的每一位奋斗者,谢谢你们!
二、守正创新谋发展 龙腾蛇舞再登攀
目前,学校正在研讨2026—2030年的“十五五”发展规划,这是学校大跨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如何谋划意义重大。结合国家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和教育部发展纲要精神,我校制定了“十五五”规划发展的十大战略目标讨论稿,现读题式地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党建赋能实现一融双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党建+”特色系列品牌工程为抓手,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确保早日获得“省级文明校园”称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二)科研创新致力产教融合。遵循“产业导向、校企协同、分类共建”,与潇河产业园区、小店区、榆次区、太谷区联动,构建“潇河产教园”“科院科创金三角”“中小企业产业园”三园同创的产教协同平台,全面推进“十院百企千店”工程落地见效。十个产业学院产出不少于50项代表性成果,与百余家头部企业合作育人成效更加显著,同千家微店合作领域更加广泛。到“十五五”期间,取得国家级项目“零”突破,教师年均科研到账经费不低于4万元。
(三)专业赋能服务地方经济。围绕山西“能源革命、数字经济、文旅融合、低空经济”发展领域,构建“智能建造与工程技术”“数字智能与商业管理”“智慧文旅与低空经济”“中医康养与社会服务”四大专业群。到2030年前后,专业总数不少于46个,实现从“专业拓展”向“专业集群优化”的跃升,形成基础稳、交叉强、结构优、服务广的专业体系新格局。
(四)聚力质量保障以评促强。锚定高质量通过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目标,落实“审核评估实施方案”逐条到位,坚持理念引领改革、举措落实改革、标准检验改革;实施“质保体系建设工程”,持续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培育学校“五自”质量文化,打造形成以“三级三督一平台”的科院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圆满通过国家审核评估。
(五)积极推进申硕行动计划。逐年推动达标建设,畅通本升硕多元渠道。与高水平院校共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聚焦学科特色,组建跨校科研团队,共同开展课题攻关;优化师资结构,选派教师参与联合院校科研项目,提升导师资质。确保五年内形成3—5个稳定的联合培养学科方向,充分积累申硕成果,实现从本科教育向研究生教育的跨越。
(六)实施引育工程优师强教。精准实施“千人师资、百名博士”引育工程,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双师”素养,加大银龄执教比例,并面向全球引智纳贤,选树不少于30个优质教学团队,健全师资支持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优聘机制,锚定“十五五”末师资队伍博士占比提升不少于15个百分点的奋斗目标,为学校硕单建设汇聚强大动能,筑牢人才基石。
(七)着力以生为本创生育才。以“一三六”创生育才之道为实践路径,创新思政引领、数据赋能、成长评价三维驱动,提质增效“一站式”学生社区数智化育人功能;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夯实四级心理健康干预体系;开展思政引领工程、体质强健工程、美育浸润工程、劳动习惯养成工程,打造一批具有科院特色、学院特点的“一院一品”育人品牌,力争五年内培养双万用得上、靠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八)快速推进国际教育项目。围绕学校“国际化”办学定位,持续完善有利于本硕连读、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升学、有利于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育人机制。扩大学生交换、合作办学、短期游学、教师培训等交流渠道,在现有基础上新增不少于10所具有实质合作项目的国际院校。同时,加大力度完成新西兰国际教育学院的课程项目,积极申报当地绿色清单课程,为广大科院学子的多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九)全力拓展改善办学条件。“十五五”期间完成主校区千亩校园的发展蓝图,并完成全部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黄陵校区、太谷校区的提质整修任务,同时开展“绿满科院”校园景观提升工程,为全校师生营造一个便捷、舒适、和谐、宜人的校园环境。在五年内持续加大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力度,完善重点实验室建设,建成高水平的工程训练中心,五年内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充实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切实满足教学科研实际需要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需求。
(十)逐年提升教工薪酬待遇。加大增收节支力度,优化绩效工资结构,逐年提升教职员工薪酬待遇,确保“十五五”末薪酬水平超越公办院校同岗水平,切实让教职工腰包鼓起来,工资涨起来,让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此,我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号召:振奋精神,守正创新,奋楫笃行,勇担使命,再攀高峰。让我们携手共赴这荣耀之约,用热血与汗水铸就学校的辉煌明天!
三、重任在肩再奋起 同心协力创未来
前日,我面见省政协张春林主席,他对我省民办高校建设寄予厚望,对科院发展十分关切。他叮嘱勉励我们,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要加强各类体育活动,着力增进学子向上进取的意识,要努力培养更多动手能力强、生产一线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为教育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把春林主席的勉励传达给各位,希望我们增强信心,再鼓干劲!
同仁们,共同的事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走到了一起、团结在一起、奋斗在一起。大家要深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理想最终要靠全体科院人的不懈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在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靓丽的生命华彩,续写更加昂扬激越的时代华章!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一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时代。九万里风鹏正举,你们要奋勇争先!希望你们埋头求学,在三创精神的激励下干起来,做从无到有的拓荒人;站起来,做诚实守信的大写人;挺起来,做有社会担当的接班人;动起来,做行胜于言的践行人;闯起来,做攻关克难的破局人;跑起来,做战胜自我的超越人;拼起来,做自强不息的奋进人。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真正做一个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有用人才。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鉴往知今,志在开拓未来。值此校庆之际,整理文稿,我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拓荒者的足迹》第九册,一本是我的诗词散文选。现摘出其中一首词《忆秦娥·逆转》送给大家:“《忆秦娥•逆转》路坎坷,百转回肠向天歌。向天歌,岁月蹉跎,志在必得。 事业从来无坦途,厄运逆境终攻克。终攻克,世情多是难平壑。宏愿未果,万难在破。”
老师们,同学们:34载的科院风华正茂,正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我们的内心充盈着自信,我们要相信:“宏愿未果,万难在破。”今时今日,我们的目光无比坚定,我们的脚步铿锵有力,我们深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有社会各界、各位校友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拼搏奋斗,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上天从来不负苦心人,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福各位校友及全体师生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