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34周年校园文化节 | 第六届《那年·那月》人物访谈圆满举行
再回首卅四载栉风沐雨弘毅致远,心依旧万千人守正创新再谱华章。5月13日,第六届《那年·那月》大型人物访谈在学术报告厅举行。作为学校历年校园文化节特别献礼节目,已经形成特色文化品牌,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学校党政领导莅临现场与300余名师生共叙岁月故事、共庆科院华诞、传承育人初心。
《那年·那月》大型人物访谈由文化传媒学院策划主办,特别邀请马世合、李斌、高峰、高培金、王玉艳、杨彦杰、刘筱七位嘉宾,并运用AI技术,通过AI主持人“小娜”与“青年兴航”互动对话,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故事,聆听科院“拓荒人”的深情与担当。
“我想让34年前的拓荒人看看如今的科院”,访谈节目在执行校长张建平与AI主持人“小娜”的互动中拉开帷幕。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镌刻下无数感人至深的教育印记,记录了科院拼搏进取、蓬勃发展的历程,再回首让人无比感动,百感交集,眼眶湿润。
访谈从忆往昔、谈发展、话现在到展未来,七位嘉宾共同回忆了与科院成长的故事,他们坚守岗位、团结奋进、爱校如家的点点滴滴让现场观众深受触动。马世合、李斌、高峰三位嘉宾动情讲述了伴随着科院一步步走来工作中的感人故事,见证了学校34年来取得的喜人成绩,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101次、682册、3万余元”高峰老师讲述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武定远用每月津贴为学校图书馆捐赠书籍的事迹,引起了现场师生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杨彦杰、王玉艳、高培金、刘筱四位嘉宾分享了在体育育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传播科院声音、服务学生等方面值得被铭记的时刻。杨彦杰老师讲到“援藏支教”难忘经历,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新篇章,彰显了科院人的使命和担当。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到千亩校园……”在高培金、刘筱两位老师眼中,一代又一代艺专人、兴华人、科院人义无反顾、努力拼搏是“拓荒精神”的最好注脚,这种“拓荒精神”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各种挑战,抓住时代机遇;这种“拓荒精神”指引着我们以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力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新发展,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
整个访谈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在全场师生高唱《再回首》的歌声中,访谈节目落下帷幕。
三十四载辛勤耕耘,三十四载铸就辉煌。《那年·那月》大型人物访谈如春风化雨般,悄然滋养着学校的教学沃土,让“拓荒精神”在师生心间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精神之花,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梁太瑞/报道
田忠兵/摄影